
来源:学习强国
近年来,平江县三阳乡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模式,党员干部不再坐办公室等群众上门,而是卷起裤腿往村里跑,变群众“上访”为干部“下访”。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要求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办,干部多跑腿,群众少跑路。这项措施有效推动了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化解。
田坎上办公 矛盾不出村
在制度里见真章,三阳乡党委政府制定周一“下访制”,联村干部和村支“两委”成员挨家挨户走访,对村民的低保医保、农林水利、矛盾纠纷等诉求和“疑难杂症”事无巨细了解到位,做到了“问题发现在一线、矛盾化解在源头”。在服务上提效能,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,实行干部包片、党员包户,把医保缴费、盖房审批、老人认证等事项全部纳入“帮办代办”服务内容,小事当天办,大事不过周。在治理中聚合力,各村建立“问题台账销号制”,每周召开碰头例会,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和“疑难杂症”问题进行专题研判,逐一销号管理。
“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,必须用真心换真情。”三阳乡党委书记熊伟国在每月的信访工作例会上反复强调。
“过去是老百姓跑乡政府,现在是干部到我们院里访。”美源村喻大爷边说边比划。原来由于绿色矿山转型矛盾,陈家组20余户人家因补偿问题闹得脸红脖子粗,成了积怨已久的“陈年疙瘩”。三阳乡信访负责人按照“一案一议一策”的工作模式,邀请法律顾问、乡贤代表参与协调,多次召开夜会、上户走访,与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商讨,最终成功化解。
积案难案最大的问题是“难”导致了“积”,有头无尾、有前无后、信息不通是导致“难和积”最大的问题。针对积案难案,三阳乡坚持“一案一议一策”靶向攻坚。一方面是全链条闭环管理,乡信访办建立“红黄绿”三色预警系统,对积案实行“一案一档”动态精准管理,对被标识红色预警问题的,立即启动专班接管和“30日攻坚”计划;同时,科学运用历史成因—利益诉求—解决路径“三维分析法”,最大力度推动问题的化解,保证事事有人管,工作能闭环。另一方面实行多部门协同作战体系,信访联席会议突破条块分割,调度部门与企业、部门与部门,通过“横向赋能”实现跨层级、跨领域资源整合。通过此举,有效构建了“纵向贯通、横向协同”的治理新模式,以高效联动的机制优势破解复杂信访难题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单一受理向系统治理的质效跃升。
群防群治是信访工作的根本,三阳乡建立了信访工作“周研判、月调度、季通报”体系,坚决压实干部责任。同时,创新“信访+调解+普法”联动模式,通过设立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,以“群英断是非”工作法为核心,推行“情理法交融”的处事模式,先由包片干部理清诉求的来龙去脉,再通过“群英”疏导群众情绪,最后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处理,进一步推动了群众从“信访不信法”向“遇事找法、解题靠法”的转变,构建了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截至目前,引导走司法途径解决难题2个。
今年以来,三阳乡化解信访积案难案9件、群体类信访2起,其中乡党委书记熊伟国、乡长方强调度重点案件6次,下沉基层现场调研10余次,全乡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4.5%,群众满意度达99%,9名信访对象主动签订息诉息访承诺书,实现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乡”的治理目标,推动并实现了“事心双解”。
从“群众上访”到“干部下访”,从“矛盾上交”到“就地化解”,三阳乡以务实之举架起干群“连心桥”,用担当之笔绘就基层治理“和谐卷”。接下来,该乡将坚持“两手抓”:一手抓矛盾源头治理,把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;一手抓积案攻坚清零,专拔“钉子案”、专解“陈年结”。紧盯“去存量、控增量、防变量”三大目标,做到民生诉求桩桩有回音、件件抓落实,用实实在在的信访工作成效,为乡村振兴筑牢平安基石。
责编:王萱晴
一审:周耀武、朱榕
二审:王琰
三审:王依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